您現(xiàn)在的位置: 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網(wǎng) > 文章中心 > 創(chuàng)新人物百科 > 材料科學 > 文章正文
專家信息 科學研究 科研成果 論文專著 榮譽獎勵 學術交流

專家信息:

劉太奇,男,1995-1997年,韓國三星公司中央化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1997-1998年,日本東京工業(yè)大學客座研究員;1999年,中國科學研究院高級訪問學者,2000-2002年,德國馬爾堡大學高級訪問學者; 2002年7月起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工作,教授(北京市人事局根據(jù)國外工作同等工作資歷認定),博士生導師(北京化工大學聘),歷任材料科學與工程系主任,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材料學重點學科負責人,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環(huán)境材料研究中心負責人;北京石油化工學院航天材料研究所所長;材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yè)(北京市品牌專業(yè)、國家一流建設專業(yè))負責人;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材料學負責人;北京奇棒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執(zhí)行董事、總經(jīng)理(公司地址: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科技樓)。安徽新華學院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巨龍博方研究院副院長(兼);中國電供暖技術研究院院長(兼)。

2004年被評為大興區(qū)優(yōu)秀知識分子,2005年被評為北京市創(chuàng)新標兵,獲2010年度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yè)聯(lián)合會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一)。2003年以來,共主持國家“863”子項目、航天某型號項目等30多個科研項目,主持北京市學科建設、創(chuàng)新平臺建設、專業(yè)建設實驗室建設等財政專項15項(其中9項為中央財政專項資助的項目);總經(jīng)費額2000余萬元。發(fā)表期刊論文90余篇,其中SCI收錄20篇、EI收錄48篇;申請專利22項,獲授權11項,主編:納米技術應用叢書之“納米空氣凈化技術(化工出版社)”。實現(xiàn)科技成果產(chǎn)業(yè)化2項。首次解決了熔體靜電紡絲過程中高壓靜電與加熱交流電相互干擾問題,把有自有知識產(chǎn)權的熔體靜電紡絲儀及大功率高壓靜電電源成功地推向市場,產(chǎn)品得到用戶好評;與中國航天員中心等單位合作,成功把醫(yī)用防護背心推向市場,在抗擊COVID-19疫情中發(fā)揮了應有的作用;與中石化相關單位合作,成功制備出可以消除病毒細菌、VOCs和PM2.5的新風系統(tǒng)并建立了示范工程;與北京九悅卓飛機電設備有限公司聯(lián)合生產(chǎn)各種型號3D打印設備。

研究方向:1).生物材料及醫(yī)療器械;2). 納米空氣凈化技術;3).環(huán)境材料、節(jié)能材料;4). 靜電紡絲技術與設備;5). 航天材料 ;6).催化劑、藥物合成技術。

主要科研經(jīng)歷:

1995-1997年,韓國三星公司綜合技術研究院中央化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課題組長。制備了雙核“受限幾何催化劑”并用作催化劑制備出品性優(yōu)良的線性低密度聚乙烯。

1997-1998年,日本東京工業(yè)大學資源化學研究所客座研究員。從事含環(huán)氧基聚酰胺材料合成及性能研究,解決了含環(huán)氧酰胺在合成中自交連問題,提出了“潛性材料”概念。

2000年,作為中科院高級訪問學者,在中科院化學所工程塑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從事茂金屬、非茂金屬催化劑制備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研究。合成了CGC催化劑并在國內首次發(fā)表了含苯環(huán)的CGC晶體結構;首次提出“平衡電荷法”來關聯(lián)茂金屬催化劑活性與其結構關系并應用于催化劑設計,與傳統(tǒng)方法相比,效率極大提高。

2000-2002年,德國馬爾堡大學,從事納米材料研究。用電紡絲為模板,制備出長度可控,孔徑可控的納米管材料,微米級纖維鑲嵌納米孔等新材料,同時參與德Benza公司可凈化細菌、病毒的納米材料的研制。

2002年至今,在學校的支持下組建了環(huán)境材料研究中心,該實驗中心從2002年12月份組建,2003年3月份正式運行。實驗室面積400平方米,實驗設備700萬。2013年組建成立北京石油化工學院航天材料研究所(中心)。2016年在學校領導下,成立北京奇棒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社會兼職:

1、中國能源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能源學會材料分會秘書長、副會長(會長:倪維斗院士)。

2、國家科委科技項目評審專家。

3、財政部政府采購評審專家。

4、中國人民銀行政府采購評審專家。

5、北京人事局高級職稱評審專家。

6、國家高科技綠色能源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委員。

7、江蘇省、浙江省衢州市、河北唐山市科技咨詢專家。

8、北京市、重慶市、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等多個省、直轄市科委科技項目評審專家。

9、《新技術新工藝》編委。

10、《當代化工研究》編委。

11、《高科技及產(chǎn)業(yè)化》特邀編委。

12、《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特邀編委。

聯(lián)系方式:

通訊地址:

1)安徽新華學院藥學院,郵編:230088;

2)北京石油化工學院航天材料研究所(中心),郵編:102617;

3)北京奇棒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科技樓303房間,郵編:102617。

電話:010-60267760

傳真:010-60267760

手機:13693089666;13011165058

郵箱:liutaiqi@axhu.edu.cn; liutaiqi@bipt.edu.cn

文章錄入:zgkjcx    責任編輯: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加入收藏 | 聯(lián)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廣告說明 | 合作項目

    名稱:科技創(chuàng)新網(wǎng)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13040577號-2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802045251號
    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E-Mail:zgkjcx08@126.com
    免费国产精品专区,欧美成在线一级黄色网站,久久婷婷天天爽天天干,中文字幕无码aV正片av